红四方面军走出的猛将,靠武功收编3000人,庆功会上将酒桌掀翻
铁血战将刘昌毅:从猛张飞到传奇将军的戎马人生
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,红四方面军涌现出许多威名赫赫的开国将领,如许世友、王近山等。而同样出自红四方面军的刘昌毅,虽不如前两者广为人知,却以军中猛张飞的威名在军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猛张飞的由来
刘昌毅猛张飞的称号源于他火爆的脾气和耿直的性格。1949年淮海战役结束后,解放军以60万兵力击败国民党80万大军,歼敌55.5万余人,取得了辉煌胜利。在庆功会上,二野、三野的主要指战员齐聚一堂。时任二野三纵副司令员的刘昌毅也受邀参加。当邓小平作为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向各位指战员敬酒时,走到刘昌毅面前笑着说:多吃了五百斤肉。没想到这句话让刘昌毅当场变了脸色,直接掀翻了酒桌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
少年从军路
1929年,年仅15岁的刘昌毅就加入了红军队伍。虽然年纪小,但他在战场上表现出的勇猛无畏令人刮目相看。凭借出色的战斗表现,他很快被提拔为连长。在万源保卫战中,刘昌毅因冲锋太猛身负重伤,昏迷数日不醒。战友们以为他不行了,便为他准备了棺材。下葬时,他的警卫员悲痛欲绝,将刘昌毅最心爱的配枪放在他手中,哽咽道:连长最喜欢这支枪了,就让这支枪跟连长去吧。就在此时,警卫员突然看到刘昌毅的手指动了一下,惊喜地大喊:连长还没死!就这样,刘昌毅奇迹般地逃过一劫。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,他苏醒过来,伤愈后又重返前线。这次死里逃生的经历让刘昌毅更加勇猛无畏,他常说:我的命是捡来的,已经死过一次了,还有什么好怕的?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也深深感染了他的战士们。
展开剩余56%抗战时期的智勇双全
抗日战争时期,刘昌毅在刘伯承、邓小平领导的129师任职。这位猛张飞不仅有勇,更有谋。1941年5月12日,时任决死三纵队参谋长的刘昌毅获悉日军一个小分队将运送7车物资经子洪口南下长治。他立即率部在预定地点设伏。次日10时,日军车队如期而至,进入伏击圈后,刘昌毅一声令下,仅用20分钟就全歼近百名日军,我军仅牺牲一人。消息传到师部,邓小平笑着说:刘昌毅这个猛张飞,也会用计杀敌了,可喜可贺。
豫西比武传奇
刘昌毅不仅作战勇猛,还身怀绝技。1944年豫湘桂战役期间,国民党军节节败退,豫西百姓自发组织抗日武装。129师派刘昌毅率第六支队前往豫西开辟根据地。当地有个叫武圣学的组织,首领杨明照武艺高强。刘昌毅想收编这支力量,杨明照却提出比武定输赢的条件。
比武当天,练武场人山人海。第一场拳术比试,刘昌毅以巧取胜;第二场刀枪比试,杨明照略胜一筹;决胜局射击比试中,刘昌毅展现了惊人枪法,最终赢得比武。杨明照心悦诚服,率3000人加入八路军。这场比武成为豫西大地广为流传的佳话,也让刘昌毅猛张飞的名号更加响亮。
战功赫赫 性格耿直
解放战争时期,刘昌毅历任鄂西北军区司令员、二野第三纵队副司令员等职,参加了淮海、渡江等重大战役。1949年淮海战役后的庆功会上,邓小平那句多吃了五百斤肉其实是表扬三纵作战勇猛(意指消耗弹药多),但耿直的刘昌毅误以为是批评,当场掀桌。了解他性格的邓小平并未计较。事后刘昌毅想明白后主动道歉,邓小平一笑置之。
建国后,刘昌毅被授予中将军衔。邓小平评价他:刘昌毅是不可多得的一员战将。在打仗上,攻无不克,守无不固。1975年邓小平接见他时,既称赞他是猛将,又指出他有时会蛮干,刘昌毅竟转身就走,再次展现了他耿直的性格。
1999年,刘昌毅将军走完了他86年的传奇人生。虽然不如一些开国名将那样广为人知,但他为革命立下的赫赫战功将永远铭刻在历史丰碑上,值得我们永远敬仰和缅怀。这位军中猛张飞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军人本色。
发布于:天津市- 上一篇:合作:守护蓝天碧水 书写生态高质量发展“绿色答卷”_青藏高原_甘肃
- 下一篇:没有了
